推動中國歌劇、舞劇的傳承創新發展
                    2022-12-26 09:45:46      來源:中國文化報

                    諸葛燕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站在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高度,為文藝工作者擘畫了一幅頂層設計清晰、行動路線明確、任務具體細化的新文化藍圖。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相對比,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再次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既有總體性要求,也有方法論指導,還有系統性安排。從“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強”,是中國共產黨文化自信理論的重大發展,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的文化自覺、堅定的文化自信、強烈的文化擔當、深沉的文化情懷,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中國歌劇舞劇院作為黨領導下的國家級文藝院團,一直以傳承創新發展中國歌劇、舞劇為己任。作為院團管理者,當前首要任務就是要帶領大家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實際工作,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

                    一是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為指引,建設藝術表演院團“國家隊”。中國歌劇舞劇院作為國有藝術院團,創作演出緊密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文化藝術是我們時刻堅守的重要使命,要充分發揮好國家藝術院團的示范性、導向性、代表性作用。因此需要不斷增強“國家隊”意識,聚焦創作生產優秀作品這一中心環節,不斷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體制,為營造出精品、出人才的動人局面開創有利條件。具體到實際,要將黨領導工作貫穿始終,持續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把支部建在劇組上”的工作思路,打造“四強”黨支部,將黨的領導貫穿改革發展全過程;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人才輩出的可持續發展機制,逐步完善人才培養、引進、管理、保障與獎勵機制,做好專業細分和人才儲備,逐步解決優秀人才“出不去、進不來”的難題;持續完善劇目創作生產、演出推廣、藝術教育、品牌建設的良性循環機制,綜合提升創演質量、管理水平、服務效能。通過各項政策的不斷完善,促進提質增效,激發內生活力,為文藝高質量發展提供內在動力,努力將更多體現國家水準與時代精神的優秀劇目呈現給觀眾,履行“國家隊”的使命擔當。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新時代的“一白一黑”。文藝戰線如何踐行好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演出,被稱為“一白一黑”的經典民族歌劇《白毛女》和《小二黑結婚》為什么歷經七十多年依然被觀眾們所喜愛?就是因為作品講述的是那個時代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故事。這就給我們一個啟迪:只有創作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才能引發老百姓的共情;只有根植于生活、立足于現實,才能為廣大觀眾所接受。文藝創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就是要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抒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這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仡欀袊鑴∥鑴≡簹v年來的成功之作,如歌劇《白毛女》《小二黑結婚》《傷逝》《原野》《紅河谷》《玉堂春》、舞劇《銅雀伎》《寶蓮燈》《孔子》《趙氏孤兒》《李白》《昭君出塞》等,都來自于藝術家們腳踏實地的生活體驗和藝術感悟,今天我們將繼續堅守這一優良傳統,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為打造精品的重要途徑,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努力推出更多接地氣、有生氣,新時代的“一白一黑”優秀作品。

                    三是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各種藝術品種的“舞上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其本質包括:實現高質量發展,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等。新時代文化藝術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表現形式、表達方式及生產模式上都要進行創新與突破,與現代社會和人們需求相契合,建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給傳統演出市場帶來極大沖擊的當下,為我們創新思路方法,拓展傳播模式提供了新契機。中國歌劇舞劇院打造的業務考核展示《舞上春》破“圈”上云,就是很好的實例?!段枭洗骸穼⑽璧秆輪T的業務考核從教室搬上舞臺,掀起“國潮舞風”熱潮,取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2022年《舞上春》三場演出開票5分鐘全部售罄,票房收入136萬。11月,以付費點播的模式在各大網絡平臺首播,全網總瀏覽量超2.3億,獲得全國“雙創獎”。近年來我們推出的許多作品,如歌劇《張富清》、舞劇《到那時》、交響音樂會《藍天禮贊》、音樂詩劇《大河》等,均在創作理念、創排模式、舞臺形式、營銷推廣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創新與突破,均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觀演更加便捷,新技術、新模式的運用,已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我們也要大膽迎接新時代的挑戰,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推出與時代相呼應的藝術精品。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中國歌劇舞劇院發展半個多世紀以來積淀了一大批優秀文藝經典作品,不僅是歷史轉折期的見證者、記錄者,更是不同歷史時期黨的文藝政策的創作者、傳播者。在新時代、新階段、新征程下,院團管理者只有將思想與工作同黨的二十大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全面準確的深入理解內涵,精準把握外延,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才能帶領劇院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堅持中國歌劇、舞劇的守正創新和傳承發展,從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個方面,創作出更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智慧與力量。(作者系中國歌劇舞劇院黨委書記)


                    編輯: 張水燕 責任編輯: 曹月

                    廣告熱線:(0871)65364045  新聞熱線:(0871)65390101

                    24小時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71-65390101  舉報郵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871-65390101  舉報郵箱:2779967946@qq.com

                    亚洲一级簧片a片视频,黄片视频无码日韩,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吻夜夜吻,2020婷婷精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