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奮進 創新資本中心加速崛起 解碼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蝶變
                    2022-12-28 11:19:17      來源:中國證劵報

                    珠江入??诖蟪北加?,粵港澳大灣區日新月異?;浉郯拇鬄硡^啟動建設5年來,南海之濱的“世界工廠”正在快速向“中國硅谷”轉型。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赴深圳、廣州、東莞等地調研發現,這一巨變背后有著強力推動:內地和港澳的資本市場深化連接,破除各種壁壘,巨大的能量噴薄而出,與雄厚的產業基礎、研發實力相互激蕩,一個世界級的創新資本中心加速崛起。

                    “破圈企業”紛紛冒頭上市

                    最近,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站在聚光燈下。今年8月,他一手創立的固高科技在創業板IPO成功過會。李澤湘曾經指導學生創辦大疆無人機、李群自動化、逸動科技等多個明星企業,如今他即將收獲自己人生中第一個IPO。

                    作為一家智能制造企業,固高科技的發展鐫刻著鮮明的粵港澳大灣區印跡:三位創始人來自香港科技大學,是機器人、微電子和運動控制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和專家;生產基地在東莞,上下游零部件基本在一小時車程內搞定;上市地選擇深圳,創業板注冊制“三創四新”的定位與公司“硬科技”的氣質高度契合。

                    “粵港澳大灣區為固高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舞臺?!崩顫上嬲f,珠三角“世界工廠”的制造業底蘊、香港高校頂尖的科技研發實力、深港兩大資本市場活躍的投融資市場,固高科技吸收這些獨特的資源稟賦,“破圈”成長。

                    人工智能龍頭商湯科技也是一家典型的粵港澳大灣區“破圈企業”。2014年,商湯科技誕生于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間實驗室。2015年,商湯科技在深圳設立辦公室。2021年,商湯科技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超過720億港元??梢哉f,從誕生、成長、發展、上市,商湯科技在粵港澳大灣區走出了高質量發展的閉環。

                    “香港作為聯系內地和國際市場的樞紐,助力原創技術出海。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在科研成果商業化方面具備優勢,使商湯科技的人工智能科研成果在規?;氖袌鲋新涞?,并根據市場需求迅速迭代?!鄙虦萍几笨偛?、新興創新事業群總裁柳鋼說。

                    作為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近年來狂飆突進,累計交付量超過25萬輛,這同樣離不開粵港澳大灣區資源的支撐和整合:總部設在廣州,百億級生產基地落戶肇慶,上市在香港等地。對此,小鵬汽車副董事長、總裁顧宏地表示:“小鵬汽車的成長既得益于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也為內地和香港的投資者提供了重要而獨特的投資機會?!?/p>

                    “眾多‘破圈企業’的冒頭上市,是資本市場的新鮮事,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生動縮影?!敝袊ㄉ钲冢┚C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說,以前更多是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看中的是香港融資便利,如今很多香港的企業、資金、技術主動北上,對接內地優質資源。以前企業在各自區域里“獨自生長”,如今“破圈企業”遵循最優法則,將粵港澳大灣區資源打通使用,市場的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拆墻破壁”釋放巨大活力

                    煙波浩渺的伶仃洋海上,270米高的索塔高聳入云,宛若巨龍的沉管隧道潛入深藍,深中通道這一超級跨海工程捷報頻傳。珠江東西兩岸磅礴的經濟能量即將在此“集結碰撞”,發出粵港澳大灣區破除壁壘、融合生長的強烈信號。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特色。如何克服多重障礙,實現多地人才、資金、信息、技術等全方位互通有無共同發展,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一流灣區需要破解的關鍵挑戰。

                    在資本市場建設層面,5年來,跨境理財通試點、深港通擴容、深港ETF基金跨境互通等“破壁”行動一一落地。伴隨著互聯互通機制的不斷拓展,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兩地投資者跨境投資持續活躍。

                    數據顯示,深港通開通5年多來,累計交易金額超過50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南向交易金額近10萬億元,南向資金凈買入超過9400億元,為香港市場繁榮發展注入動能。

                    港交所董事總經理、市場拓展聯席主管鮑海潔說,2021年,港股通日均交易額達到417億港元,這一數值是2016年日均交易額的10倍。滬股通及深股通的交易也非?;钴S,去年日均交易額接近1200億元人民幣。海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關注、A股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關注,均大幅提升。

                    在資本不斷匯聚的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孵化科技企業的機制也在加速迭代。在深圳前海,人才跨境流動加速創新——600余家來自深港兩地的創業團隊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完成孵化,其中香港團隊占比超過一半。

                    在廣州開發區,一大批生物醫藥企業“抱團”成長——這里集聚了生物醫藥企業超3000家,涵蓋藥物研發、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體外診斷、醫療器械等眾多領域和研發、生產、銷售全鏈條,其中高新技術企業467家,上市企業17家;產業規模突破1700億元,位列全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第一梯隊。

                    除固高科技外,李澤湘在東莞發起打造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跑出了云鯨智能、海柔創新、正浩創新等一批獨角獸公司。2021年初,李澤湘領銜創辦了深圳科創學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批量孵化”硬科技品牌和企業。

                    資本如水,善下者得之?;浉郯拇鬄硡^“拆墻破壁”,資金滾滾而來。資本市場作為“水利樞紐”,調節水流和水量,發揮著市場的甄別和發現作用。創新孵化如同種子萌發,得時得水,萬物生長。這一套資源配置、市場定價、風險管理的機制加速運轉,見證著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本中心的功能日趨成熟。

                    “灣區板塊”閃亮資本市場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創新資本中心,還有一項優勢是“世界工廠”的制造底座。

                    李澤湘傾力打造的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共孵化60多家硬科技公司,硬件科技公司存活率達80%。李群自動化、云鯨智能、海柔創新、正浩創新……這些在粵港澳大灣區成長起來的科技創新企業估值都超過10億美元。

                    “在這里打造一個新的科技產品,迭代速度可能比美國硅谷要快幾倍,而成本大概只需要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崩顫上娓袊@,在粵港澳大灣區外,全世界鮮見硬件孵化領域成功率如此高的地方。

                    放眼全球,粵港澳大灣區的制造供應鏈體系競爭力超強。在強大的制造基座之上,資本市場源源不斷地輸送能量,“轟擊”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基因,釋放出“核裂變”般的力量,牽引著粵港澳大灣區向著“中國硅谷”轉型。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科技集群。

                    吸收著粵港澳大灣區澎湃的能量,“灣區板塊”在資本市場迅速崛起。Wind數據顯示,5年來,深市新增近800家上市公司,上市企業總數迅速擴容至超2700家,股票總市值突破32萬億元。5年來,港股新增上市公司超760家,上市公司總數近2600家,股票總市值超49萬億元,5年間增長近8萬億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預計,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走在世界同行前列的全球性科創巨頭將超過10家,高成長企業將超過100家,“專精特新”企業將超過100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美元級。

                    創新資本風起云涌,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元。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遠超舊金山灣區,距離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僅一步之遙。

                    東風吹得花千樹。站在珠江口遠眺,粵港澳大灣區浪奔浪流,流過伶仃洋,流過虎門古炮臺,流向太平洋,不回頭……


                    編輯: 唐諾(實習) 責任編輯: 曹月

                    廣告熱線:(0871)65364045  新聞熱線:(0871)65390101

                    24小時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71-65390101  舉報郵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871-65390101  舉報郵箱:2779967946@qq.com

                    亚洲一级簧片a片视频,黄片视频无码日韩,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吻夜夜吻,2020婷婷精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