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訊(昆明日報 記者杜仲瑩) 9月21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舉行。會上,《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云南省2023年1至7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省就業促進工作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工作情況報告》)提請大會審議,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向大會報告關于云南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
全省消費
回暖復蘇態勢良好
《報告》指出,1至7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累計上漲0.7%,夏糧產量261.3萬噸。全省一體推進“三大經濟”,產業發展質效明顯提升,一二三產高水平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化水平、組織化程度持續提高。1至7月,鮮切花、水果、蔬菜產量分別增長10%、8%、2%。重點工業快速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7%、高于全國1.9個百分點。煙草制品業增加值增長6.8%。新能源電池、綠色鋁硅產業延鏈補鏈成效顯現,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新能源電池、硅光伏、有色、醫藥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6.5%、44%、6.1%、5.3%,成為工業增長重要拉動力。同時,服務業恢復加快,上半年,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468.14億元、增長19.3%,比全國高11.8個百分點。高科技領域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1至7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64.9%、22.8%。全省著力推動重點產業園區發展,1至7月,89個開發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1.6%。全省消費回暖復蘇態勢良好,旅游加速回暖,1至7月,全省共接待游客6.52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767.8億元,分別增長30.9%、38.8%。
當前,全省投資結構持續優化,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1至7月,產業投資增長18.5%,連續兩年保持快速增長,全省投資已由過去主要依靠房地產、交通投資拉動進入產業投資拉動新階段。
全省招商引資成效顯著,1至7月,全省新簽約項目2182個,協議總投資4050.8億元,全省產業招商引進省外到位資金3641.29億元,增長13.6%。全省實際使用外資4.21億美元,增長107.13%。
截至8月底
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45萬人
《工作情況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截至8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45萬人;7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3%,與全國持平;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73.57萬人,超過政府工作報告目標73.57萬人,完成計劃目標的104.9%。
全省注重精準幫扶,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累計開發崗位44.11萬個,引導近8.21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到基層就業創業,累計幫助4.13萬困難畢業生就業。截至9月15日,全省30.31萬高校畢業生落實就業去向。
去年底,全省啟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百日行動”,針對性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157.66萬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培訓58.72萬人次。實施“七彩云南”勞務品牌促就業行動,重點打造“云南過橋米線”等“滇字號”特色勞務品牌141個,從業人員約221萬人、年經濟收入達1500億元左右。上半年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月均收入437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個百分點。
緊盯脫貧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開展“一戶一檔”“一人一策”精準服務,幫助327.97萬脫貧勞動力、61.1萬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實現就業。對無法外出、無業可扶的勞動力,開發48.75萬個城鄉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此外,加大創業扶持,培育就業新增長點,截至8月底,全省扶持創業2.81萬人,發放貸款49.95億元,帶動就業7.59萬人。實施就業服務質量提升工程,推進“10+N”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組織各類招聘6700余場次、提供崗位400多萬個。
政府服務事項
網上可辦率達98.02%
在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向大會報告關于云南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目前,全省深化數字賦能,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全省政府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8.02%,全程網辦率達81.97%。
目前,云南省級用地審批時限壓縮50%,環境影響評價、節能審查審批時限壓縮均超過60%,政府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總體壓減至50個工作日以內。
全省提升審批效率,拓展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將企業設立、變更、備案、注銷等各環節業務統一整合至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實現企業登記全程網上辦、無紙化、零見面,全省企業開辦時間保持在1個工作日內。完善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省內通辦”線上專區與線下專窗建設,健全完善業務協同機制,實現147個事項全國范圍、148個事項西南六省區市、165個事項泛珠三角九省區域“跨省通辦”。制定出臺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工作方案,涉及企業的7個事項和涉及個人的9個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昆明海關進一步完善口岸進出口環節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實現“所有收費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收費”。在有條件的港口推行進口貨物“運抵直通”模式,破解邊境口岸擁堵難題,磨憨貨物口岸通關時間由40多小時壓縮至2至5小時,通關效能在全國陸路口岸中排名首位。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充分發揮中老鐵路輻射帶動作用,全國已有25個省依托中老鐵路開展國際貨物運輸業務,貨物運輸范圍覆蓋東盟8個國家。